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最大Valsalva动作时站立位与仰卧位盆腔器官位置的差异,并评价不同体位超声测值对评估脱垂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盆腔器官脱垂定量评估(POP-Q)系统临床分度≥Ⅰ度的患者87例,分别在仰卧位和站立位行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记录检查耗时.测量患者最大Valsalva动作时盆腔器官的位置,以POP-Q系统为“金标准”,绘制通过超声测值评估POP程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体位超声测值评价脱垂程度的诊断效能.结果 最大Valsalva动作时,站立位检查耗时更长,站立位膀胱、子宫和直肠壶腹部的位置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超声测值评估脱垂程度的ROC曲线显示站立位曲线下面积略高于仰卧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P患者站立位时盆腔器官位置更低,但两种体位超声测值评估脱垂程度无明显差异.
推荐文章
盆腔器官脱垂对女性下尿路症状的影响
盆腔脏器脱垂
下尿路症状
膀胱过度活动评分
尿动力学
生活质量评分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治疗方案选择的相关因素分析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治疗方案选择
相关因素
分析
三维超声对女性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耻骨直肠肌形态的检测价值
盆腔器官脱垂
耻骨直肠肌
膈裂孔
三维超声
盆腔器官脱垂合并抑郁情绪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盆腔器官脱垂
抑郁症
焦虑症
人格
社会支持
应对方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不同体位超声测值差异及其对评估脱垂程度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体位 经会阴超声
年,卷(期) 2020,(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24-1027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盆腔器官脱垂
体位
经会阴超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月刊
1002-0101
11-2110/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东路太阳园小区8号楼909室
82-151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79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745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