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医外感热病,是指感受外邪,主要症状为发热,同时在病变过程中出现各种其他证候类型的一类疾病群.这类疾病在现代医学中主要为急性传染病,包括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由细菌或者病毒感染等引起的各类疾病.通过文献梳理不难看出,《黄帝内经》作为第一个里程碑奠定了中医外感热病学理论基础.张仲景《伤寒论》的问世便是第二个里程碑.明清时期温热病学说的成熟则为第三个里程碑,这一时期的代表著作为《温病条辨》.这期间中医对于外感热病诊断和治疗一直在不断完善,从刚开始认为其病因为“伤寒之类也”,到论述狭义伤寒和广义伤寒的区别,从六经辨证的出现、完善到提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从《黄帝内经》《伤寒论》时出具系统化的伤寒治疗体系,到明清时期温病独立成科.中医学基本思想为辨证论治,近年来各种亚型流感频发,中医可以在明确致病因素前采用对症治疗,解决了西医治疗的后发性缺点,在疾病的初起阶段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推荐文章
基于中医健康管理的外感热病防治体系
外感热病
中医健康管理
防治体系
信息评估
基于中医健康管理的外感热病防治体系
外感热病
中医
健康管理
防治
理论体系
张祥生治疗外感热病经验举隅
中医师
@张祥生(北京)
温病/中医药疗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医外感热病理论溯源
来源期刊 中医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外感热病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论》 《温病条辨》 中医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本刊特稿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235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54.9
字数 54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8/j.issn.1674-8999.2020.02.05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兴 6 11 2.0 3.0
2 杜晓刚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外感热病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论》
《温病条辨》
中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医学报
月刊
1674-8999
41-1411/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1号
36-15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109
总下载数(次)
31
总被引数(次)
643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