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机械取栓联合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将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观察组,n=46)和非替罗非班组(对照组,n=40).分析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颅内出血率、病死率及90 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成功再通率分别为86.96%、60.00%,观察组较对照组具有更高的成功再通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颅内出血率分别为4.35%、2.50%,病死率分别为2.17%、2.50%,两组患者颅内出血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41、0.92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机械取栓联合替罗非班治疗与90 d临床预后相关(OR=10.284,95%CI:1.945~54.375,P=0.006).结论 在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中,采用支架机械取栓联合动脉内注射低剂量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血管再通率及90 d预后,且未增加不良事件.
推荐文章
经微导管注射替罗非班联合Solitaire支架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21例临床研究
急性脑梗死
Solitaire AB支架
机械取栓术
替罗非班
小剂量阿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抗血小板治疗
血管再闭塞
出血转化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替罗非班
大剂量
阿托伐他汀钙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机械取栓联合低剂量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前循环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梗死 大动脉闭塞 机械取栓 替罗非班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0-434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43.3
字数 422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20.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晶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科 48 634 10.0 24.0
2 王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67 268 9.0 13.0
3 赵宏峰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2 0 0.0 0.0
4 经屏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6 6 1.0 2.0
5 许盼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2 0 0.0 0.0
6 熊莉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梗死
大动脉闭塞
机械取栓
替罗非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