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前言
裸露岩石荒坡无植生条件,靠自然力量很难恢复生态平衡,而且不同于土质边坡,它具有较强的异质性,在进行生态防护的过程中具有较多的不利条件,一旦遭到破坏,其后果比土质边坡破坏严重得多.在太阳直接暴晒下,形成热岛效应,特别是大面积边坡的情况下,导致局部小气候恶化,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因此,治理裸露岩石保证边坡稳定,尽快让岩石四季常绿,是避免水土流失、减轻生态恶化、美化环境的需要,也是水土保持法要求的.桐柏县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系千里淮河的发源地、江淮分水线,属"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山区.由于全年降雨量大且相对集中,加之基础建设迅速发展,大量开挖形成裸露的岩石荒坡,易发生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生态环境.桐柏县水利局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项目为载体,组织专业技术骨干经过不懈探索、研究、实验,首次将岩石成孔荒山绿化技术成功应用于淮河源头水土保持项目中,对石质边坡进行防护和绿化,并且已在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工程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该技术理论基础和实验、技术特征和应用推广价值,对国内其他相似山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具有一定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