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贫困山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是提高家庭收入和实现脱贫的重要途径,但也造成了农村人才资源流失、社会经济建设缓慢甚至衰退等问题.科学揭示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强度空间分异机制,对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重庆长寿区为案例区,运用综合评价法对村域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强度进行测度,并结合地理探测器、OLS模型等方法,探测出劳动力转移强度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揭示空间分异机制,从而探究乡村发展策略.结果表明:村域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强度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表现出"两高一低"的空间分布特征,西部明月山区和东南黄草山区高,西南-中部低丘区低,整体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趋势;影响劳动力转移强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人口老龄化、人均耕地资源、地面坡度、劳动技能培训,各因素对劳动转移强度分异决定力值分别为0.410、0.396、0.363、0.301;劳动力转移强度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且任何2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大于单个因素的作用;基于村域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分异机制,不同强度区域应因地制宜,从空间、经济、社会等方面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为有序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科学参考.
推荐文章
陕南山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讨
陕南山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障碍
对策
西南山区农业产业扶贫效率时空演化分析
土地利用
模型
农业
贫困化
地理探测器
农业产业扶贫效率
贫困退出县
万州区
贫困山区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贫困山区
劳动力转移影响
存在问题
对策
西南山区高速公路路线设计优化的探讨
山区高速公路
路线
技术指标
设计方法
探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西南山区村域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强度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来源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乡村 贫困家庭 劳动力转移 地理探测器 西南山区 重庆长寿区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5-334
页数 10页 分类号 F304.6
字数 104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20.05.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刚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36 312 11.0 17.0
2 廖和平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58 2227 25.0 40.0
6 刘愿理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11 37 4.0 6.0
7 孙平军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6 6 1.0 2.0
8 何田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 1 1.0 1.0
9 青丽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19)
共引文献  (1135)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3(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4(2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5(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6(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07(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8(4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9(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0(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2(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9)
2013(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4(5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7)
2015(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6(6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8)
2017(34)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8(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9(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乡村
贫困家庭
劳动力转移
地理探测器
西南山区
重庆长寿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工程学报
半月刊
1002-6819
11-2047/S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
18-57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403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39506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