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究温经散寒行气止血联合温针灸对原发性痛经(PD)寒凝血瘀型患者前列腺素2α(PGF-2α)血清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PD寒凝血瘀型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经散寒行气止血敷脐、温针灸.对比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分、血清PGF-2α、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GF-2α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温经散寒行气止血联合温针灸治疗PD寒凝血瘀型患者,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PGF-2α水平、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推荐文章
温针灸配合刮痧治疗 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痛经
经行腹痛
温针灸
寒凝血瘀型
刮痧
布洛芬缓释胶囊
自拟痛经宁对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血清性激素、前列腺素及钙、镁的影响
痛经宁
原发性痛经
气滞血瘀型
性激素
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F2α受体与原发性痛经关系
原发性痛经
前列腺素F2α受体
Elisa
温针灸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浅析
温针灸
五行音乐疗法
寒凝血虚型
痛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温经散寒行气止血联合温针灸对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患者前列腺素2α血清水平的影响
来源期刊 光明中医 学科
关键词 温经散寒 行气止血 温针灸 寒凝血瘀证 原发性痛经 中医综合疗法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73-975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21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20.07.00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9)
共引文献  (8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温经散寒
行气止血
温针灸
寒凝血瘀证
原发性痛经
中医综合疗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明中医
半月刊
1003-8914
11-1592/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一巷11号院1号楼111室
82-525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47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76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