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考虑引水式水电站常用的有压尾水洞和变顶高尾水洞两类布置型式,采用基于特征线法的有压管道瞬变流分析模型和适用于明满流过渡过程分析的改进狭缝法模型,分别分析系统的过渡过程特性和尾水洞体型参数的敏感性,研究不同的尾水洞型式下尾水系统的水力特性,进一步揭示了变顶高尾水洞的底宽、洞高和顶坡对尾水管进口最小内水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与增大面积的有压尾水洞比较,变顶高尾水洞是一种可行的布置型式,可有效提高尾水管进口的最小内水压力且水锤过程衰减较快;合理增大变顶高尾水洞底宽、洞高或顶坡均可不同程度地改善尾水管进口最小内水压力,其中顶坡的影响相对明显,为体型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推荐文章
大型水电站变顶高尾水洞工作特性研究
变顶高尾水洞
水电站
过渡过程
变顶高尾水隧洞衬砌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处理
彭水电站尾水隧洞
衬砌混凝土裂缝
成因分析
化学灌浆
老挝南俄5水电站引水系统调压室体型优化
水电站
引水发电系统 ,调压室
上室 ,大井 ,阻抗孔
向家坝水电站右岸变顶高尾水洞的水力计算
变顶高尾水洞
明满流
水力过渡过程
仿真计算
向家坝水电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引水式水电站变顶高尾水洞水力特性和体型优化
来源期刊 水电能源科学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引水式水电站 变顶高尾水洞 水力特性 体型优化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水利水电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3
页数 4页 分类号 TV7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建旭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41 193 7.0 10.0
2 朱岑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引水式水电站
变顶高尾水洞
水力特性
体型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电能源科学
月刊
1000-7709
42-1231/TK
大16开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内
38-111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307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5510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