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凡《伤寒论》中用栀子豉汤的情况,均是在医家误治之后所作的弥补措施.误治的形式有下法,兼有汗法、吐法.误治后的症状多表现在心中、心下、胸中、胃中,常表现为热、(虚)烦.烦是热的表现,属气,栀子启下焦阴气于上,淡豆豉使气分邪热向上向外透达,两药合用,轻清宣透,“解陈腐郁热”“宣陈腐郁结”,使胸膈郁热从上而解.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栀子豉汤的作用对象以消化器官为主,主要作用为护肝、保胃、抗炎、调整肠道菌群,其治疗机制与中医理论扶正祛邪相似,病位也契合《伤寒论》栀子豉汤的主治,为阳明胃.故栀子豉汤方义重在疏利气机,清透湿热,所治病位在脾胃,兼有心、肺、肝.其疏利清透的方义,符合湿热证中湿浊之邪蒙蔽上焦的治法,故栀子豉汤为治湿热之方.
推荐文章
<伤寒论>栀子豉汤证治剖析
栀子豉汤
虚烦
心中懊
阳明热证
《伤寒论》脾胃病证治探要
伤寒论
脾胃病
痞满
便秘
呕吐
下利
腹痛
《伤寒论》栀子豉汤证病机探讨
栀子豉汤证
栀子豉汤
基本病机
《伤寒论》
张仲景
《伤寒论》上热下寒证5首经方浅析
伤寒论
上热下寒证
经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伤寒论》栀子豉汤治湿热证议
来源期刊 河南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栀子豉汤 《伤寒论》 湿热证 张仲景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张仲景学术思想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5-328
页数 4页 分类号 R22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67/j.issn.1003-5028.2020.03.007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永生 36 314 10.0 17.0
2 唐卓然 8 3 1.0 1.0
3 滕俊 5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0)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8(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栀子豉汤
《伤寒论》
湿热证
张仲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中医
月刊
1003-5028
41-1114/R
大16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东路1号
36-40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776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87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