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地桃花为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以根、地上部分或全草入药,是我国壮族、水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用药,主要含有黄酮、木脂素、大柱香波龙烷和酚酸类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本文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3个方面对地桃花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鹿衔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鹿衔草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枳壳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枳壳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玉米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玉米须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高乌头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高乌头
高乌甲素
镇痛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桃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地桃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控制
年,卷(期) 2020,(7)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58-1864
页数 7页 分类号 R282
字数 59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20.07.03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5)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3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0(2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22)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8(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地桃花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质量控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