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葡萄膜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诊断、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3~2019年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葡萄膜原发性黑色素瘤22例,分析改良Callender系统的病理亚型、核分裂象等临床病理特征,并采用荧光PCR法检测BRAF V600E的突变.结果 22例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男性10例,女性12例;年龄25~79岁(中位年龄58.5岁);21例位于脉络膜,1例位于睫状体;肿瘤最大径5~20 mm,中位值10.5 mm,肿瘤厚度3~15 mm,中位值8 mm.病理亚型:梭形细胞B型9例,上皮样型5例,混合型8例.核分裂象1~5个/mm2,中位值2个/mm2.22例BRAF V600E检测均为野生型.20例获得随访,1例术后26个月死亡,1例术后12个月发生肝脏转移,其余18例均无瘤生存.结论 葡萄膜黑色素瘤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分子遗传学特征,需要规范化的病理诊断推动其精准治疗.
推荐文章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9例临床分析
恶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小体
鼻腔
鼻窦
外科,手术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分析
黑色素瘤
肛管
直肠
外科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浸润转移相关分子机制研究
黑色素瘤
生物医学工程
免疫组织化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葡萄膜黑色素瘤22例临床病理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葡萄膜黑色素瘤 改良Callender系统 BRAF V600E突变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09-101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739.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15/j.cnki.cjcep.2020.09.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葡萄膜黑色素瘤
改良Callender系统
BRAF V600E突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1-7399
34-1073/R
大16开
合肥市梅山路安徽医科大学内
26-54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33
总下载数(次)
26
总被引数(次)
3600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