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广泛采用和抗血小板、调脂抗炎治疗的强化,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的存活率有所提高[1].但梗死后并发症仍是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AMI后左心室血栓(LVT)相对常见,尤以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多见[2],LVT脱落后主要致使体循环动脉栓塞,对患者预后产生较大威胁.最近一项研究表明,AMI患者1年临床随访MACCE终点的发生LVT组患者明显高于无LVT的患者(36.00% vs. 5.79%, P<0.01).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率LVT组患者显著增高(P<0.01)[3].遗憾的是,这些血栓栓塞事件通常不被短暂脑缺血的警告信号预示[4],且血栓栓塞事件是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30%)[5].因此,进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LVT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研究对临床医生早期识别LVT,减少栓塞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