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考察可溶性淀粉、微晶纤维素、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玉米糊精、预胶化淀粉对枸杞颗粒吸湿性及成型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4种吸湿动力学模型(Higuchi、Weibull、二项式、对数)进行数据拟合,以吸湿性、成型性、溶化性、外观为指标筛选药用辅料,测定临界相对湿度.结果 浸膏、微晶纤维素、可溶性淀粉比例为2∶1∶1时,枸杞颗粒在2.4 min内完全溶解,成型率为87.95%,平衡吸湿率为15.08%.结论 微晶纤维素-可溶性淀粉混合物可有效降低枸杞颗粒吸湿性,并改善其成型性.
推荐文章
赤芍提取物的吸湿性及不同提取工艺和辅料对其吸湿性的影响
赤芍提取物
大孔吸附树脂
辅料
平衡吸湿量
临界相对湿度
不同辅料对三黄粉吸湿性的影响
三黄粉
吸湿性
辅料
吸湿百分率
吸湿加速度
平衡吸湿率
不同辅料对SN-中药颗粒剂吸湿性的影响
中药颗粒剂
淀粉
微晶纤维素
吸湿性
临界相对湿度
防潮辅料对黄芪多糖吸湿性的影响
吸湿性
辅料
黄芪多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药用辅料对枸杞颗粒吸湿性及成型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成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枸杞颗粒 药用辅料 吸湿性 成型性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6-141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927.11
字数 342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1528.2020.06.00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雄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64 470 10.0 19.0
2 高建德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50 360 10.0 18.0
3 张淑丹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 0 0.0 0.0
4 宋萍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4)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2(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13(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4(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5(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17(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8(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枸杞颗粒
药用辅料
吸湿性
成型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成药
月刊
1001-1528
31-1368/R
大16开
上海市黄浦区福州路(近江西中路)107号206室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67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51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