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介绍前路胸腔镜辅助下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手术技术与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8年7月应用胸腔镜辅助下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11例胸椎结核患者,经后路正中切口,行病变相应节段两侧椎弓根钉棒固定.改用双腔管通气,取右侧第5肋间腋中线,作2 cm切口,置入胸腔镜镜头,同时取右侧第3肋间腋前线、右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各作1 cm、2 cm切口,置入胸腔镜操作器械.清除病变椎间盘及破坏的死骨,椎间隙植骨,缝合椎前筋膜.[结果]本组11例胸椎结核患者均顺利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时间推移,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改善,VAS、ODI评分显著减少(P<0.05),ESR显著降低(P<0.05).术后后凸Cobb角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所有患者病灶骨性融合.[结论]胸腔镜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创伤小,满意疗效.
推荐文章
后路椎弓根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治疗腰骶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
腰骶段
内固定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椎结核
结核
胸椎
多节段
骨移植
内固定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胸腔镜病灶清除融合联合椎弓钉治疗胸椎结核
来源期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胸椎结核 胸腔镜术 后路椎弓钉固定
年,卷(期) 2020,(21)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创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89-1991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29.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77/j.issn.1005-8478.2020.21.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海啸 98 519 13.0 19.0
2 陈伟富 11 41 2.0 6.0
3 洪正华 35 141 6.0 10.0
4 洪盾 22 29 3.0 4.0
5 叶敏华 19 135 6.0 11.0
6 王章富 23 90 4.0 9.0
7 蔡国平 4 9 1.0 3.0
8 冯兴兵 12 24 3.0 4.0
9 邓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胸椎结核
胸腔镜术
后路椎弓钉固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半月刊
1005-8478
37-1247/R
大16开
山东省泰安市环山路217-1号
24-097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219
总下载数(次)
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