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金银花指纹图谱,并研究其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8 nm,进样量为10μL.以绿原酸为参照,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0批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共有峰对应的化学成分,并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二甲苯、角叉菜胶及棉球诱导的急、慢性炎症小鼠模型评价10批金银花药材水提物对耳、足、肉芽肿的肿胀抑制率,并计算平均值,作为综合药效指标;基于共有峰峰面积和综合药效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R)联合分析金银花指纹图谱与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选择GRA关联度大于0.7且PLSR模型回归系数大于0的色谱峰为特征峰,计算10批金银花药材中特征峰峰面积占共有峰峰面积总和的百分比(即"峰占比").结果:10批金银花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中有共有峰25个,相似度为0.775~0.994;指认出其中9个成分,分别为芦丁(峰18)、金丝桃苷(峰20)、异绿原酸B(峰22)、木犀草素(峰21)、绿原酸(峰9)、马钱苷(峰10)、新绿原酸(峰2)、异绿原酸C(峰25)、异绿原酸A(峰23).10批金银花对小鼠耳肿胀、足肿胀、肉芽肿均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平均值为47.95%~56.52%;GRA分析显示,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峰8>12>18>16>3>11>20>22>19>21>1>9>10>13>24>14>2>17>25>23>5>4>15,且其关联度均大于0.7;峰2、4、5、7、8、10、12、13、14、15、16、17、18、20、21、22、24的PLSR模型回归系数均大于0,与抗炎作用成正相关;除峰7外,其余均为特征峰,且峰5、8、10、16、18、20、24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均大于1.10批金银花药材特征峰的峰占比为58.61%~71.19%.结论:成功建立金银花的HPLC指纹图谱,10批样品组分相似,抗炎成分含量相对较高;暂定金银花特征峰峰占比不得低于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