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硫酸铁铵和硫酸铵为金属源和氮源、以活性炭为碳载体,采用高温热处理法合成了铁/氮共掺杂碳(Fe-N/C)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表征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探究催化剂催化氧还原反应的活性位点.结果 表明,Fe-吡啶氮-C结构是催化剂中最重要的催化活性位点.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催化剂中氮含量对氧还原反应电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催化剂Fe-N24.75/C-800催化活性最佳且峰电位达到0.91V(vs.RHE),接近Pt/C催化剂的活性,同时具有更好的甲醇耐受性,其催化氧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为3.94.催化剂Fe-N24.75/C-800氧还原反应以4e转移、生成水的途径为主.
推荐文章
氮掺杂科琴黑碳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
科琴黑
氮掺杂碳材料
吡啶氮
氧还原
氮掺杂碳气凝胶负载钴电催化剂的性能研究
氮掺杂
氧还原反应
电催化
金属卟啉负载炭黑电催化剂氧还原性能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金属卟啉
电催化剂
氧还原
炭载体
循环伏安
杂原子掺杂碳基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研究进展
氧还原反应
杂原子掺杂
电催化剂
电子材料
催化
电子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铁/氮共掺杂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化工新型材料 学科
关键词 氧还原反应 铁/氮共掺杂碳催化剂 非贵金属 活性位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186,191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崔子祥 52 121 5.0 8.0
2 张蓉 20 42 3.0 4.0
3 王文洋 8 15 3.0 3.0
4 姜孟秀 3 3 1.0 1.0
5 柳璐 3 12 2.0 3.0
6 陈康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3)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2)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氧还原反应
铁/氮共掺杂碳催化剂
非贵金属
活性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新型材料
月刊
1006-3536
11-2357/TQ
大16开
北京安定门外小关街53号
82-816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024
总下载数(次)
55
总被引数(次)
583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