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民间教学变革的本真意蕴。民间教学变革具有如下三个显著特征:第一,在场性体验。民间教学变革是基于教学现场的变革,它“寓居”于教育生活之中,面向真实的教学本身。它的发生不是基于普遍意义上的“理”与“逻辑”,而是以私人化的“事件”和“故事”镶嵌于教育场景中,在个体或群体的探究中呈现教育的本真意义。因此,民间教学变革注重在场性体验。教学实践是一种复杂性的存在,没有任何一种现成性的理论可以完全地解释它的内在关系,只有置身现场,基于体验,运用“理论之眼”穿透“事件”和“故事”的表征,挖掘其内在意蕴,创造性地“生成”地域性理论,方能触摸到教学实践的脉动,探寻问题解决的路径。
推荐文章
浅谈中国民间美术的特点
民间美术
民俗名风
时令节气
民族文化
中国民间文学采录研究的黄金时期
黄金时期
立体性
四大英雄史诗
中国神话大发现
故事类型索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民间教学变革:一个亟待正视的教育场域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教学现场 民间教学变革 内在意蕴 教育场域 私人化 教学实践 本真意义 现成性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6
页数 2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代建军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63 67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教学现场
民间教学变革
内在意蕴
教育场域
私人化
教学实践
本真意义
现成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双月刊
1000-4246
31-1889/C
上海桂林路100号
4-387
出版文献量(篇)
4766
总下载数(次)
3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