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全科医学       
摘要:
背景 心房颤动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新型抗凝药物的引进,心血管疾病合并心房颤动者的抗凝比例逐渐升高,脑梗死发生率较前下降;但是,慢性肺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和抗凝治疗现状的研究相对缺乏.目的 探讨同期住院心血管疾病与慢性肺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远期脑梗死发生率的差异,评估慢性肺疾病合并心房颤动者脑梗死的发生率及抗凝现状,以期对该类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改善预后.方法 前瞻性连续选取2012年6月—2013年5月入住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持续性或永久性心房颤动患者2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合并的主要疾病将研究对象分为心血管病组(合并心血管疾病,n=162)和肺病组(合并慢性肺疾病,n=125),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入院次日清晨血液检查、超声心动图数据及CHA2DS2-VASc评分.后续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记录随访期间患者抗凝等药物使用情况和脑梗死发生情况.结果 肺病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静息心率、心力衰竭比例、右心房内径(RAD)长径、RAD短径、基底段右心室内径(RVD)、肺动脉压力、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国际标准化比值(IN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CHA2DS2-VASc评分、CHA2DS2-VASc评分≥4分的比例高于心血管病组(P<0.05);凝血酶Ⅲ水平低于心血管病组(P<0.05).两组抗凝药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8);心血管病组使用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胺碘酮药物比例高于肺病组(P<0.05).随访期间,心血管病组共发生脑梗死16例(9.9%),肺病组29例(2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7,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HA2DS2-VASc评分、RAD短径、肺动脉压力是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同期住院慢性肺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远期脑梗死发生率高;慢性肺疾病合并心房颤动人群较心血管疾病合并心房颤动人群存在较高的CHA2DS2-VASc评分、RAD、RVD及肺动脉压力;针对慢性肺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应及时评估抗凝指征,加强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重视心力衰竭、肺炎等合并症的治疗.
推荐文章
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病理生理学
机制
治疗
心房颤动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
心房颤动
流行病学特征
脑血管意外
关注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心房颤动
药物治疗
普罗帕酮
胺碘酮
华法林
慢性心房颤动的治疗
慢性心房颤动
心率控制
抗栓治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血管疾病合并心房颤动与慢性肺疾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征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 学科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血管疾病 肺疾病 脑梗死 疾病特征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20,(2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74-3279
页数 6页 分类号 R54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05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佟光明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12 51 5.0 7.0
2 刘湘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2 1 1.0 1.0
3 项丽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6 27 3.0 5.0
4 张岚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5 1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4)
共引文献  (9542)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4(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5(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6(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07(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11(4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9)
2012(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13(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14(7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72)
2015(5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16(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0)
2017(2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8(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房颤动
心血管疾病
肺疾病
脑梗死
疾病特征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全科医学
旬刊
1007-9572
13-1222/R
大16开
199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13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