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德国民法典》于1896年公布,1900年1月1日生效。受19世纪名誉观念的影响,立法者认为,非财产上利益不能与金钱财产等量齐观,不能用金钱填补精神上的损害。因此,《德国民法典》第253条规定,对非财产上损害的金钱赔偿,仅以法律有特别规定者为限,尤其拒绝对侮辱进行财产的填补。在《德国民法典》规定侵权行为的第823条中,列举的权利也不包括名誉。该条第1款内容为:因故意或过失,不法侵害他人之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或其他权利者,对受害人负赔偿损害之义务。
推荐文章
网络时代个人隐私权保护探讨
个人隐私权
网络隐私权
道德约束
民法典对个人人格权保护的规制研究
民法典
人格权益
人格请求权
法律规制
司法救济
论大数据下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大数据
金融隐私权
公共行政
变动中的人格权
变动
人格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德国法 从隐私权保护看一般人格权的创设
来源期刊 中国审判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德国民法典》 隐私权保护 不法侵害 一般人格权 侵权行为 德国法 金钱赔偿 非财产上损害
年,卷(期) 2020,(1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63
页数 2页 分类号 D9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盛宏观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德国民法典》
隐私权保护
不法侵害
一般人格权
侵权行为
德国法
金钱赔偿
非财产上损害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审判
半月刊
1673-5498
11-5414/D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102
总下载数(次)
47
总被引数(次)
66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