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印支运动Ⅰ幕(金子运动)作为中三叠世早期的尚未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构造活动,其存在与否一直争议较大.本文通过对安徽沿江地区野外实地观察,发现以中三叠世周冲村组及以下地层为核的褶皱与以中三叠世黄马青组及上覆地层为核的褶皱不论从构造形态还是内部应力场方向均存在差异.同时结合前人对周冲村组砾岩段成因研究,认为印支运动Ⅰ幕(金子运动)存在,其活动界面位于周冲村组砾岩段内部,且该期构造活动总体表现为以盖层抬升为主,内部形成以大型宽缓褶皱为代表的构造变形,与此同时局部还伴有轻微的、造成地层缺失和角度不整合的褶皱变形.
推荐文章
安徽沿江地区中晚三叠世沉积演化及其与印支早期金子运动关系的探讨
角砾岩
岩相古地理
金子运动
中晚三叠世
安徽沿江地区
新疆的印支运动与成矿
印支运动
花岗岩
伟晶岩
韧性剪切带
金矿
天山
阿尔泰山
秦岭造山带的印支运动及印支期成矿作用
地质学
构造演化
成矿作用
印支运动
秦岭
安徽沿江地区铜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安徽沿江地区铜矿床
成矿地质背景
成矿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印支运动Ⅰ幕(金子运动)在沿江地区成矿作用期存在与否及表现形式再讨论
来源期刊 世界有色金属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安徽沿江地区 中三叠世 金子运动 构造形态 应力场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9-240
页数 2页 分类号 P534.5
字数 234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昊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基础地质调查所 6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安徽沿江地区
中三叠世
金子运动
构造形态
应力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有色金属
半月刊
1002-5065
11-2472/TF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1号9层
2-64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781
总下载数(次)
39
总被引数(次)
2629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