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甘蔗渣为原料,在450℃条件下限氧制备甘蔗渣生物质炭,用于水中磷的吸附.研究了pH、溶液初始含磷量和吸附时间对甘蔗渣炭吸附磷的影响,并通过FTIR、等温吸附线和吸附动力学研究进一步讨论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甘蔗渣制备成甘蔗渣炭后对磷吸附效果提升显著,在温度为25℃、甘蔗渣炭投加量为0.05 g条件下,当含磷溶液pH为6、含磷废水浓度150 mg/L和吸附时间120 min时,磷吸附容量达到最大,为68.24 mg/g.等温吸附线研究说明甘蔗渣炭对磷的吸附过程使用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描述更准确,吸附动力学研究表明甘蔗渣生物质炭吸附磷的动力学特性可以使用Lagergren准二级动力学进行描述.红外扫描结果表明甘蔗渣制备成甘蔗渣炭后表面功能性基团发生了改变.
推荐文章
甘蔗渣基吸附材料对Cr(Ⅵ)的吸附特性研究
异氛围
甘蔗渣
炭化
吸附
Cr(Ⅵ)
甘蔗渣粉末对Cr(Ⅵ)废水的吸附条件研究?
甘蔗渣粉末
吸附性能
动力学
Cr(Ⅵ)废水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甘蔗渣炭对磷的吸附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生物质炭 甘蔗渣 吸附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1,1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X703
字数 381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20.01.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韦巧艳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食品与生化工程学院 9 3 1.0 1.0
2 柳富杰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食品与生化工程学院 6 2 1.0 1.0
3 周永升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食品与生化工程学院 6 7 1.0 2.0
4 莫世涌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食品与生化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0)
共引文献  (28)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7(3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8(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质炭
甘蔗渣
吸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