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HPEG)以及丙烯酸(AA)作为主要的单体,以双氧水(H2O2)-过硫酸铵(APS)/维生素C(VC)-硫代硫酸钠(Na2S2O3)作为主要的多元复合引发剂,在常温的条件下采用溶液自由基的聚合方式完成高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PCE)的制备.通过多次实验,得出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即维持氧化剂和还原剂质量比为5.5,同时在溶解材料上,选择酸醚比为4.25的溶液进行溶解,最后要求链转移剂用量为大单体质量的0.5%,实验室内条件设置为初始反应温度25℃,实验的滴加时间设置为2h,酯醚比为0.3.另外,通过对混凝土的实验分析,得出使用减水剂量为0.12%时,能够保证减水率达到34.5%,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以及分散保持性能.
推荐文章
高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合成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减水剂
聚羧酸减水剂的常温合成工艺
聚羧酸减水剂
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
常温
聚合
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常温合成及性能
聚羧酸减水剂
芬顿试剂
常温
水泥净浆流动度
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合成及性能研究
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
合成
氧化还原引发体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元复合引发体系常温合成高减水型聚羧酸减水剂的研究
来源期刊 化工设计通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 常温合成 多元复合引发体系 高减水
年,卷(期) 2020,(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9-160
页数 2页 分类号 TQ941
字数 203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万平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
常温合成
多元复合引发体系
高减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工设计通讯
月刊
1003-6490
43-1108/TQ
大16开
长沙市韶山中路398号
42-52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59
总下载数(次)
65
总被引数(次)
147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