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超短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茂名市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19年5月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观察组加用超短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和健康测量量表SF-36(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acial Disability Index,FDI)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的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明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躯体功能上升、社会功能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超短波治疗的临床疗效较高,提高了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