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中国民间疗法       
摘要:
目的:观察蕲春大灸法治疗寒凝血滞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寒凝血滞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益母草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组采用蕲春大灸法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子宫动脉微循环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39/40),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舒张期峰值(A/B)比值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I、RI、A/B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蕲春大灸法治疗寒凝血滞型痛经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子宫动脉微循环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温针灸配合刮痧治疗 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痛经
经行腹痛
温针灸
寒凝血瘀型
刮痧
布洛芬缓释胶囊
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研究热点的可视化 分析
针灸
寒凝血瘀型痛经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散寒止痛汤联合耳穴压丸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原发性痛经
经行腹痛
寒凝血瘀证
散寒止痛汤
耳穴压丸
温针灸配合五行音乐疗法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浅析
温针灸
五行音乐疗法
寒凝血虚型
痛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蕲春大灸法治疗寒凝血滞型痛经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中国民间疗法 学科
关键词 痛经 寒凝血滞型 蕲春大灸法 子宫动脉
年,卷(期) 2020,(20) 所属期刊栏目 特色疗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71.1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621/j.cnki.11-3555/r.2020.202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1)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痛经
寒凝血滞型
蕲春大灸法
子宫动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民间疗法
半月刊
1007-5798
11-3555/R
大16开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科创十三街31号院8号楼3层
1993-01-01
中文
出版文献量(篇)
2314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