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鄂西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其中震旦系、寒武系等层系均获页岩气流,因此,对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研究区页岩样品进行电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E-SEM)观察、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含量测定、全岩及黏土X-衍射分析及其岩石物性等的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储层孔渗特征及储集空间类型、有机质丰度及成熟度、矿物组成等.研究表明:牛蹄塘组页岩核磁总孔隙度及渗透率均大于陡山沱组页岩,陡山沱组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较好且发育更多白云石晶间孔,部分层段发育方解石溶蚀晶锥及溶蚀坑洞;TOC含量及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与有机质孔隙负相关;矿物组分中,石英及长石含量与核磁总孔隙度正相关,而白云石含量与其负相关,黏土矿物与核磁总孔隙度的相关性并不明显;此外,核磁总孔隙度与深度负相关,表现在随深度的加深,核磁孔隙度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分析认为:矿物组分、有机质丰度及热演化程度、埋藏深度是影响页岩储集能力的重要因素,有机质的富集有利于页岩气的生成与吸附,脆性矿物的存在提高了储层的脆性,有利于储层的增产改造;埋藏深度影响储集空间的保存条件优劣.
推荐文章
贵州陡山沱组和牛蹄塘组中黑层的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
陡山沱组
牛蹄塘组
黑层地质特征
找矿前景
鄂西地区陡山沱组页岩段有机质富集的差异性
陡山沱组
黑色页岩
沉积环境
TOC
地球化学
鄂西
鄂西地区陡山沱组页岩储层孔隙特征及影响因素
陡山沱组
页岩气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黄陵隆起
鄂西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特征及页岩气富集主控因素
富有机质页岩
主控因素
牛蹄塘组
下寒武统
鄂西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牛蹄塘与陡山沱组页岩孔隙发育差异性与主控因素分析——以鄂西某井为例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观孔隙类型及特征 矿物组分 有机质丰度 热演化程度 埋藏深度
年,卷(期) 2020,(32)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48-13157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E122.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琦 37 295 11.0 16.0
2 谢婷 1 0 0.0 0.0
3 王向华 1 0 0.0 0.0
4 于伟欣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1)
共引文献  (831)
参考文献  (3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3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4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4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0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7)
201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6)
201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12(6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8)
2013(57)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52)
2014(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5(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6(3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7(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8(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观孔隙类型及特征
矿物组分
有机质丰度
热演化程度
埋藏深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