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吕梁市出现了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人地矛盾尖锐等问题.因此,转变粗放的耕地利用方式,走集约利用道路变得极为重要.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通过选取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益3个方面的10个指标,建立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吕梁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计算出全市2013年的耕地集约度,评价其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结果 表明,吕梁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异较大,表现为吕梁山区中部及其西坡地区耕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而晋西黄土丘陵和晋中盆地地区较高;2013年吕梁市集约利用综合指数低于平均水平;吕梁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分为4个等级,Ⅰ级集约利用区有3个县,占所有县(市、区)的23%;Ⅱ级集约利用区有4个县,占31%;Ⅲ级集约利用区有5个县,占38%;Ⅳ级集约利用区仅有1个县,占8%;吕梁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还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推荐文章
吕梁市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利用
吕梁市
耕地资源
动态变化
可持续利用
吕梁市畜牧业经济发展研究
畜牧业
产业化
资金
科技
吕梁
吕梁市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粮食生产
供需分析
失衡
对策
资源型地区吕梁市的发展道路
资源
吕梁市
产业化
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吕梁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来源期刊 现代农业科技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耕地 集约利用评价 山西吕梁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资源与环境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158
页数 4页 分类号 F323.211
字数 4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武丽伟 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 3 2 1.0 1.0
2 张晶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3)
共引文献  (122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耕地
集约利用评价
山西吕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农业科技
半月刊
1007-5739
34-1278/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
26-41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97
总下载数(次)
131
总被引数(次)
16651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