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室间隔缺损是胚胎发育过程中左右心室异常交通产生的先天性心脏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临床针对小儿室间隔缺损的诊治高度重视,并加强了对该病症的诊治探究.通常针对小儿室间隔缺损多采用外科手术来进行治疗,但由于外科手术治疗中会存在创伤性大, 容易产生术后疤痕和手术后多种并发症等,增加了手术的难度.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临床逐步采用经导管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经导管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因其存在无需输血、不留疤痕、并发症少和创伤性小等特点,备受关注.本文就经导管小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治疗的相关进展问题进行阐述.
推荐文章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126例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心脏超声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护理
室间隔缺损
介入封堵
护理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护理体会
室间隔缺损
Amplatzer封堵器
护理
经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和成人室间隔缺损的比较
室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儿童
成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进展
来源期刊 饮食保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小儿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禁忌症 并发症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7
页数 1页 分类号 R
字数 316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洋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0)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4(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6(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7(12)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儿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禁忌症
并发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饮食保健
周刊
2095-8439
15-1371/R
北京市清华大学100084-70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207
总下载数(次)
77
总被引数(次)
1856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