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多模态超声对早期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提高超声该病的诊断率.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4月1日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患者1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高分辨率灰阶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检查,6例患者加行三维超声检查,3例患者加行静脉超声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并总结该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0例中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3例,诊断准确率为33.3%(3/10).此3例病例术前均行多模态超声联合检查,二维超声显示宫壁间或宫旁团块呈哑铃状或葡萄串样走行,以宫旁多见,形态扭曲分布;多普勒超声显示病灶血供或多或少,本组病例中大部分病例内部血供不丰富,RI值均高于0.5,主要表现为病灶周边环绕的扩张宫旁血管或沿血管走形;三维超声显示团块沿峡部周边或沿宫旁呈藕节样或蚯蚓状生长,与子宫肌层或肌层内肌瘤相延续,与卵巢组织分界清晰;超声造影显示病灶显影时间明显早于子宫肌层,动脉期继而直线快速高增强,为不均匀增强,静脉期缓慢消退,全程强度高于子宫肌层显影.结论:多模态超声对早期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多普勒超声和静脉超声造影特点显著,有鉴别价值.
推荐文章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观察
子宫肿瘤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多发性平滑肌瘤
病理
免疫组化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心脏受累的声像图特征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超声检查
心脏占位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评估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临床表现
影像学诊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多模态超声对早期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
来源期刊 健康必读 学科
关键词 子宫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 多模态超声
年,卷(期) 2020,(35)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1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彩茶 11 29 4.0 5.0
2 焦岩 19 49 4.0 6.0
3 赵淑品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5)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子宫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
多模态超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健康必读
旬刊
1672-3783
43-1386/R
大16开
长沙市马王堆南路80号
42-119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813
总下载数(次)
59
总被引数(次)
16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