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基础建设也处于高峰期,进一步对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造成严重的影响,而如何实现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也成为当前考古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对于考古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保护,而人为因素所导致的文化遗产损坏却无法进行有效预防,在此背景下,公众考古学的引进,不仅为我国考古界文化遗产保护开辟了新的理念,更是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新的途径。文章主要对公众考古学的概念进行论述,并对运用公众考古学进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几点关于运用公众考古学保护文化遗产的策略,仅供参考。
推荐文章
国外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简介
历史文化遗产
公众参与
保护
关于"工业考古学"学科归属问题的思考
工业考古学
考古学
学科建设
工业考古学视域下江西纺织厂工业遗产调查与价值特色研究
工业考古学
江西纺织厂
工业遗产
价值研究
浅谈音乐考古学
音乐考古学
研究对象
显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运用公众考古学保护文化遗产的思考
来源期刊 新丝路:中旬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公众考古学 运用 保护 文化遗产 策略
年,卷(期) 202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0222-0222
页数 1页 分类号 C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盛越浦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公众考古学
运用
保护
文化遗产
策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丝路:中旬
月刊
2095-9923
61-1499/C
西安市666号信箱
出版文献量(篇)
5125
总下载数(次)
6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