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交通事故比较常见,通常肇事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而未承担法律义务,在事故发生后逃逸的,即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属于一种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针对交通肇事逃逸者,我国在法律层面有明文规定,在交通肇事罪的基础上,还需加大处罚力度.由于出现交通肇事逃逸时,逃逸行为属于肇事者个人主观行为,属于能作为而不作为的恶意行为.这种行为在刑法上如何定影,它的性质如何,具体的责任如何认定在学界仍有争论,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推荐文章
探析交通肇事罪之"逃逸"条款
交通肇事
过失认定
肇事逃逸
论交通肇事罪的量刑规定
交通肇事
量刑
提高刑期
海上交通肇事逃逸原因及法律问题探讨
肇事逃逸
原因
法律
探讨
预防交通肇事逃逸犯罪的刑罚效益模型
刑罚效益
模型
交通肇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交通肇事逃逸
来源期刊 大科技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交通肇事 交通肇事后逃逸 致人死亡 不作为
年,卷(期) 2020,(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园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3-254
页数 2页 分类号 D924.3
字数 254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振华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交通肇事
交通肇事后逃逸
致人死亡
不作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大科技
周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867
总下载数(次)
225
总被引数(次)
1229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