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年呼和浩特地区,全年每日24小时能见度及其6个影响因素PM10、TSP、湿度、温度、气压、风速的数据进行分析,旨在阐明何种因素对能见度影响最大和提出一些合理建议.首先,通过k-均值聚类法对呼和浩特能见度一年的日均值做了分类,得出能见度的6个分类.其次,对大气能见度的24小时均值变化、月度均值变化和季节24小时均值变化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能见度最低值出现在7点到9点这段时间里,最高值出现在15点到18点这段时间.能见度季节变化情况表现为能见度夏季优于春季,春季优于秋季,秋季优于冬季.第三,利用因子分析的降维方法,得出三个公共因子,通过三个公共因子与6个影响因素的线性组合关系,得出三个公共因子分别为污染因子、空气密度因子以及水汽因子;通过建立能见度与各个公共因子对应的因子得分的回归模型得出,大气能见度与污染因子、空气密度因子以及水汽因子均呈现反比关系.可见模型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其中空气污染物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最大,说明随着空气中污染物颗粒的增多,能见度也逐渐降低;另一方面,发现在气象因素中能见度受到水汽因子的影响最为明显,随着大气中水分子含量的增多能见度会慢慢降低.最后,计算污染因子在0-23小时每小时的因子得分,得出污染物颗粒得分在傍晚和日出前后时段较低而21点-23点时段较高.针对上述结果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傍晚更适合散步、锻炼身体;第二,相关部门要加强晚上污染物整治工作;第三,相关部门要综合考虑气象条件与污染物的关系,出台具体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