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伊来西胺联合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脑电活动、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9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A组(43例,丙戊酸钠)、对照B组(43例,伊来西胺)及联合组(43例,伊来西胺联合丙戊酸钠).比较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P<0.05).治疗后,三组的血清GFAP水平均降低,BDNF水平均升高,且联合组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P<0.05).治疗后,三组的痫样放电与累及导联数均减少,且联合组少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P<0.05).三组的食欲下降、腹痛腹胀、头晕、嗜睡乏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来西胺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效果显著,可改善癫痫发作情况,调节血清GFAP及BDNF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对甲状腺功能与Hb水平的影响
丙戊酸钠
癫痫
甲状腺功能
血红蛋白
癫痫患者青春期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
青春期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监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伊来西胺联合丙戊酸钠对癫痫患者脑电活动、血清GFAP、 BDNF水平的干预效果
来源期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伊来西胺 丙戊酸钠 癫痫 脑电活动
年,卷(期) 2020,(3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6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347/j.cnki.2096-1413.202035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汪恒胜 1 0 0.0 0.0
2 张新英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3)
共引文献  (2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伊来西胺
丙戊酸钠
癫痫
脑电活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2096-1413
61-1503/R
16开
西安市高新区太白南路216号嘉天国际8层
52-309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212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4062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z1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9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8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7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6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5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4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36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35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34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33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32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31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30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3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29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28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27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26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25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24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23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22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21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20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2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19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18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17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16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15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14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13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12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11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10期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