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监视居住制度在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订后有了一些变化.此次制度修订的立法本意是把监视居住定性为一种减少羁押的替代性措施,但是监视居住制度的具体制度设计造成了其与之立法定位的不协调.2018年修法并未涉及此问题.可以认为,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固定住处(以下简称固定住处)执行的监视居住措施是一种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然而,在指定的居所执行的监视居住措施已然成为一种羁押性的强制措施.本文从该措施的强制性程度和相关条文入手对制度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坚持监视居住作为羁押替代措施的立法定位,揭示其矛盾,明晰相关概念,从而严格限制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适用,最后在决定程序上引入司法审查因素以及修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折抵刑期的规定等相关完善建议以缓和这一矛盾.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监视居住制度设计与立法定位之间的矛盾
来源期刊 青年时代 学科
关键词 监视居住 立法定位 制度设计 强制性
年,卷(期) 2020,(22) 所属期刊栏目 法律视角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8-1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范艳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监视居住
立法定位
制度设计
强制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青年时代
旬刊
1002-6835
52-1032/GO
贵州省贵阳市青年路167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892
总下载数(次)
166
总被引数(次)
42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