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愤怒的孩子》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后期的作品,它和作者前期作品中所关注的视角有所不同,是一部充满丰富的艺术张力,描写生动入微的作品.小说中探讨了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对成人后思维的影响和作用.与我国现在文学和电影作品普遍关注的原生态家庭给孩童带来的致命影响,如最近大热的国内网剧《隐秘的角落》有着相同的社会研究意义.小说同时描写了几个角色,通过大量的对比和对照呈现小说的对立和冲突.本文采用弗洛伊德的梦境与精神分析和朱迪斯?路易斯?赫尔曼的创伤复原理论来诠释其框架和结构与内容和社会意义.
推荐文章
浅谈托尼·莫里森作品里的女性主义解读
托尼·莫里森
女性主义
叙事策略
多重视角下的托尼?莫里森文学价值研究
托尼?莫里森
多重视角
文学价值
托妮·莫里森作品中的民族文化印记
莫里森
作品
民族文化
试述莫里森在《宠儿》中的叙述引导与衔接
莫里森
塞丝的抉择
叙述引导
叙述衔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涅槃重生——托尼•莫里森《愤怒的孩子》中的创伤分析
来源期刊 散文百家 学科
关键词 童年 创伤理论 重塑
年,卷(期) 2020,(36) 所属期刊栏目 作品鉴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芦娜 6 5 1.0 2.0
2 任雪梅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童年
创伤理论
重塑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散文百家
旬刊
1003-6652
13-1014/I
河北省邢台市顺德路136号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90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