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地球科学进展       
摘要:
东亚夏季风变化对中国气候有显著影响,从能量学角度探讨季风环流的动能来源对认识季风变率及其机制至关重要。在回顾传统有效位能理论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在应用于区域环流有效能量转换问题分析上的局限性,介绍了适用于研究区域环流能量循环和转换的大气环流扰动位能(PPE)理论。阐述了PPE理论在研究非绝热加热和局地动能转化的优越性,总结了PPE在区域环流异常与能量转换及其在夏季风变化中的作用相关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利用PPE研究东亚夏季风变化的重要科学问题:东亚季风区季节—年际尺度上PPE的时空变化特征、主导模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及下垫面强迫的关系;如何建立以PPE为纽带的东亚夏季风环流变化的能量学理论;下垫面加热如何通过PPE转换为东亚夏季风环流的扰动动能;寻找东亚夏季风的前期PPE信号,解释相关机制,探讨可预报性等。
推荐文章
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研究进展
东亚夏季风
年代际变化
数值模拟
研究进展.
气溶胶影响印度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的研究进展
气溶胶
印度夏季风
东亚夏季风
数值模拟
诊断分析
关于东亚夏季风突变的机制研究
东亚夏季风
突变
模型
东亚和南亚夏季风对中国季风区径流深影响
东亚夏季风
南亚夏季风
VIC模型
Mann-Kendall和LOWESS
中国东部季风区
径流深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扰动位能在东亚夏季风变化中的作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扰动位能动力学 东亚夏季风 下垫面强迫 可预报性 区域能量循环和转化
年,卷(期) 2021,(null)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评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25
页数 10页 分类号 P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16.02.01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扰动位能动力学
东亚夏季风
下垫面强迫
可预报性
区域能量循环和转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进展
月刊
1001-8166
62-1091/P
大16开
198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6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9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