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近年来, 根肿病的迅速蔓延已对我国油菜生产造成严重威胁。课题组前期多年多点大田试验发现, 感病、抗病品种混播可显著降低感病油菜品种根肿病发病率。为进一步探究感病、抗病品种播种间距对根肿病的防控效果, 本试验采用穴盘栽培, 设置感、抗根肿病油菜近等基因系不同播种间距(0、2、4、6 cm), 出苗后7 d接种根肿菌, 接种42 d后调查幼苗发病率、病情指数, 并测定根系主要成分。结果表明: (1)与单播相比, 感病、抗病品种同播时, 抗病品种苗期发病率无明显变化, 而感病品种苗期发病率显著下降, 其发病率与感病、抗病品种播种间距密切相关, 二者距离为0 cm时的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显著(P<0.05)低于其他处理; (2)与单播相比, 感病、抗病品种同播时, 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根中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降低, 酸不溶木质素含量在感病品种中显著增加, 而在抗病品种中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3)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与根系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 发病率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7、0.403, 病情指数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2、0.509。综上, 油菜感、抗品种混播可以显著降低感病品种的根肿病发病率, 且混播间距在0 cm时效果最好。该技术可以作为油菜根肿病防控的技术措施, 在根肿病发病区域油菜生产上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推荐文章
油菜感抗品种混播对根肿病防控效果的影响
油菜
根肿病
近等基因系
混播
6-BA对大白菜根肿病发病率的影响
6-BA
大白菜
根肿病
扫描电子显微镜
PCR技术
抗根肿病大白菜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青麻叶大白菜
抗根肿病基因
近等基因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油菜根肿病发病条件初探
油菜根肿病
病害发生条件
病株率
根毛侵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感抗油菜近等基因系混播对根肿病发病率的影响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油菜 近等基因系 根肿病 播种间距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8-141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20.0407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油菜
近等基因系
根肿病
播种间距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