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株高是影响水稻倒伏的重要因素之一, 培育适度矮化水稻品种有利于提高其抗倒性, 进而减少产量损失并提高稻米品质, 因此研究矮秆形成的分子生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辐射诱变籼稻恢复系自选1号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矮化宽叶突变体osdwl1, 本文对其形态与生理特征、细胞结构差异、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大田条件下, osdwl1矮化宽叶性状始于分蘖期后, 成熟期穗长和各茎节长度均极显著短于对照, 最终导致株高矮化, 究其原因, 是由于突变体茎节细胞变短所致; 而叶片石蜡切片及扫描电镜结果显示, osdwl1的叶片小维管束数及其间距显著增加, 从而导致叶片变宽, 且其上下表皮的小刺毛数也极显著增加。此外, osdwl1的中上部叶片还表现黄化症状, 该性状始于3~4叶期幼苗。生理分析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 与野生型对照相比, 孕穗期osdwl1的叶绿体类囊体结构松散, 且部分已开始降解, 从而导致其倒二叶和倒三叶的叶绿素总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Fv/Fm比值均极显著降低, 而其可溶性蛋白、过氧化氢酶及超氧化物歧化酶酶活依次极显著降低, 从而导致叶中H2O2及O2܋累积, 促使丙二醛含量急剧增加。遗传分析表明, osdwl1的矮化宽叶表型受单隐性核基因调控, 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将该基因定位于6号染色体短臂的SSR标记RM19297与InDel标记ID269-2之间, 物理距离为333 kb, 该结果为进一步克隆OsDWL1基因并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水稻矮杆突变体del1的生理特性及遗传分析
水稻
突变体
矮秆
植物激素
衰老
水稻半矮化突变体Bl-24的生理生化特性
水稻
半矮化突变体
α-淀粉酶
过氧化物酶
IAA氧化酶
水稻白条纹叶突变体wsl1的生理特性分析及基因定位
水稻
白条纹叶突变体
基因定位
生理特性
水稻叶色突变体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水稻
叶色突变
基因定位
研究进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稻矮化宽叶突变体osdwl1的生理特性和基因定位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水稻 osdwl1 矮化宽叶 生理分析 基因定位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60
页数 10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21.92069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稻
osdwl1
矮化宽叶
生理分析
基因定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