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国符号学的发展如何探索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一直是中国符号学家关注的核心问题.本辑"精神文化符号学"研究中,张杰、余红兵以"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认知模式为基础提出"精神文化符号学",依据有无相生、体知感悟的道家哲学思想和认知方式,对意义世界进行丰富多元的探索;陈中、姚婷婷在这一研究路径中具体讨论了中国哲学中的"三心合一"认知模式.除此之外,"中国传统符号学思想"中收录了曹忠、兰兴、季宏对佛学的符号思想与伦理价值、"五行灾异"的意义建构方式以及《诗经·泂酌》的教育符号学意义进行的论述.中国的哲学思想与经典文本宝库向来不乏意义探索者,这些努力为中国符号学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精妙的回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编者的话
来源期刊 符号与传媒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前插1-前插2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符号与传媒
半年刊
32开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201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9
总下载数(次)
4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推荐文献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