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准噶尔盆地南部阜康凹陷东斜坡上二叠统梧桐沟组储层富含多种类型的沸石.沸石类矿物通常在碎屑岩、特别是火山碎屑岩中集中发育.沸石对油气储层的储集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但其成因机制仍存在争议.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和光学显微镜识别了梧桐沟组的主要4种沸石类型:浊沸石、方沸石,部分片沸石以及少量斜发沸石.浊沸石和方沸石在研究区梧桐沟组含量较高,分别占沸石总含量的60%和30%,片沸石则相对含量较少,斜发沸石含量最少.阜东斜坡梧桐沟组沸石的分布特征主要受沉积微相、物源、地层水性质等因素的影响.在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储层物性发育较好的微相中,沸石含量越高;并且在靠近南部博格达山物源区的地区,有利于沸石的发育,沸石含量高.此外,在CaCl2型地层水环境下,沸石的含量(主要为浊沸石)明显高于其它地层水环境.在高沸石含量的情况下(大于5%),沸石的含量与孔隙度、渗透率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沸石胶结物的溶蚀作用对储层的物性和储集性能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准噶尔盆地二叠系的沸石是由火山物质蚀变并依次转化而来,近期的研究中,将准西北缘二叠系的沸石划分为高温成因和低温成因两种,高温成因是由凝灰物质蚀变转化而来,低温成因则是由孔隙水结晶形成.早期的浊沸石遭受酸性流体的溶蚀,后期孔隙水在溶蚀孔隙中富集结晶形成第二期沸石.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火山物质水化"和沸石之间相互转化,通过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阜东斜坡梧桐沟组的沸石产生与长石的转化密切相关,其中浊沸石和片沸石主要来自于斜长石在碱性条件下的钠长石化,而方沸石则可能来自于钾长石在碱性条件下的转化作用.
推荐文章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头屯河组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
测井评价
低电阻率油层
成因机理
阳离子交换量
凝灰岩
头屯河组
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低电阻率成因分析
测井评价
低电阻率油层
黏土附加导电
地层水矿化度
盐水泥浆
低含油饱和度
准噶尔盆地南缘芦草沟组油页岩矿体垂向组合及分布特征
准噶尔南缘
油页岩
垂向组合
分布特征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侏罗系头屯河组低电阻率油层成因机理
测井评价
低电阻率油层
成因机理
阳离子交换量
凝灰岩
头屯河组
准噶尔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梧桐沟组储层沸石分布特征及成因机制
来源期刊 石油科学通报 学科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梧桐沟组 沸石 溶蚀 形成机制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
页数 1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6-1693.2021.01.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7)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准噶尔盆地
梧桐沟组
沸石
溶蚀
形成机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石油科学通报
季刊
2096-1693
10-1405/TE
大16开
北京市
80-137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8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43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