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2015—2016年, 以甬优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和甬优4540, 全生育期天数169~171 d), 常规粳稻(镇稻13号和武运粳30, 全生育期天数159~160 d)和杂交籼稻(两优培九和扬两优6号, 全生育期天数140~141 d)为试材, 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品种栽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特征及其差异。甬优籼粳杂交稻2年平均产量为12.4 t hm–2, 较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分别增产7.8%和23.3%, 差异显著。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 甬优籼粳杂交稻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低, 每穗粒数则较高; 籼粳杂交稻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 收获指数较低。成熟期茎鞘和叶部干物重及其所占比例均呈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杂交籼稻; 穗部干物重以籼粳杂交稻最高、杂交籼稻最低, 穗部干重所占比例则呈相反趋势。甬优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栽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均以Gompertz方程拟合效果较好。不同类型品种栽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速率均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趋势, 籼粳杂交稻、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出现的时间分别在栽后61~62、64~66和63~64 d。籼粳杂交稻栽后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较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分别高17.7%和17.3%。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 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阶段平均干物质积累速率均较高; 渐增期和快增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天数较低, 缓增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天数则较高。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本研究建立了符合不同类型水稻栽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特征的Gompertz方程; 与常规粳稻和杂交籼稻相比, 籼粳杂交稻在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具优势, 渐增期和快增期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主要由于此阶段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速率, 缓增期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是由于较高的干物质积累天数和积累速率。
推荐文章
甬优籼粳杂交稻花后干物质积累模型与特征分析
甬优籼粳杂交稻
不同类型品种
花后干物质生产
甬优中熟籼粳杂交稻栽后植株氮素积累模型与特征
甬优籼粳杂交稻
中熟系列
氮素积累
Gompertz方程
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根系形态与生理特征
籼粳杂交稻
甬优系列
根系形态生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甬优籼粳杂交稻栽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与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甬优系列 籼粳杂交稻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Gompertz方程
年,卷(期) 2021,(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6-555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21.0203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甬优系列
籼粳杂交稻
地上部干物质积累
Gompertz方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