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西北内陆棉区是我国最重要的主产棉区, 对该棉区历年国审棉花品种进行科学分类和综合评价有利于国审品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棉花生产效率的提升。本研究采用GYT双标图分析对2003—2019年期间西北内陆棉区37个国审棉花品种的产量与霜前花率、纤维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枯萎病指数和黄萎病指数等性状的组合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品种分类评价。结果表明, 西北内陆棉区37个国审棉花品种可划分为3个特征明显的品种类型。其中, I型品种包括新陆早13号、中棉所49、新陆早21号、巴13222、新46、天云0769、Z1112、新石K18、J206-5、新石K21、禾棉A9-9、创棉508、H33-1-4、金科20、新K28、创棉512和J8031等17个品种, 是产量与其余性状组合协调最好的品种类型, 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价值最高。II型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一般, 抗病性差, 在当前生产上应用价值有限。III型品种的抗枯萎病性表现最好, 但在其余性状上表现略差, 综合生产应用价值有限, 也许可作为抗病亲本应用。同时, 根据各品种的理想指数筛选出创棉512、J8031、新K28、H33-1-4、金科20、新陆早13号和创棉508等综合表现优良的品种, 也鉴别出新陆棉1号、新陆早33号、创棉501号和新陆早51号等综合表现相对略差的品种。本研究采用的GYT双标图分析方法是基于“产量-性状”组合水平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研究, 产量性状组合之间的相关关系更加简单, 多数组合间表现显著正相关, 更适用于品种的多性状直观选择和综合评价, 通常比先前的GT双标图解释的变异比率高, 双标图模型拟合度更好, 结果更可靠。本研究采用GYT双标图分析方法对西北内陆棉区国审品种的分类研究揭示了该棉区国审棉花品种的分类特征和应用价值, 为本区的国家棉花品种试验审定提供了借鉴, 也为其他作物品种的类似研究提供了范例。
推荐文章
我国西北内陆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与试验环境评价
棉花
西北内陆棉区
GGE双标图
LG双标图
试验环境
品种生态区
基于GGE分析的西北内陆棉区纤维品质生态区划分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L.)
纤维品质
GGE模型双标图
生态区划分
基于GGE双标图的长江流域国审棉花品种分类特征评价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GGE双标图
品种类型划分
长江流域
区域试验
基于GGE双标图和比强度选择的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纤维比强度
区域试验
GGE双标图
信息比
品种生态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GYT双标图对西北内陆棉区国审棉花品种的分类评价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品种审定 品种分类 多性状 GT双标图 GYT双标图 西北内陆棉区
年,卷(期) 2021,(4)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0-671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21.0413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
品种审定
品种分类
多性状
GT双标图
GYT双标图
西北内陆棉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