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地球科学进展       
摘要:
地震发生过程和孕育机制异常复杂,加之大地震“非频发性”影响和人类对地球内部结构与活动规律认识的不足,使得地震预测极其困难。地面重力观测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研究地震前兆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简要总结了中国大陆地面重力观测技术与观测网络:地面重力测量仪器从17世纪的惠更斯物理摆发展到今天的高精度绝对重力仪,测量精度已经达到±1×10-8m/s2。我国已相继建立了国家重力基本网、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等,为重力场非潮汐变化、地震、构造运动等的监测提供了公共平台;通过具体震例阐述了地面重力观测数据在地震预测中的作用,利用地面重力观测数据能较好地捕捉强震孕育过程的重力变化信息,为强震中长期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分析了震前区域重力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强震的关系:在震级高于MS 5.0的地震发生前,一般都会出现较大幅度和范围的重力异常区。强震主要发生在重力场变化分布差异较为剧烈的地区。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能够比较清晰地反映大地震在孕育和发生过程中的前兆信息。最后,提出了地面重力技术在地震前兆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利用重力测量资料开展地震预测研究进行了展望。
推荐文章
静态超重力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静态超重力技术
多功能
传热传质
元数据技术在海洋观测数据集成中的应用研究
元数据
数据集成
核心元数据
海洋观测数据
地面新型自动站观测系统应用研究
地面观测
实时监控
质量控制
信息系统
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研究与地震预测
自组织临界
准静电场
砂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地面重力观测数据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重力数据 重力场变化 地震重力前兆 地震预测 孕震过程
年,卷(期) 2021,(null)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与评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6-24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315.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7 / j.issn.1001-8166.2018.03.023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重力数据
重力场变化
地震重力前兆
地震预测
孕震过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进展
月刊
1001-8166
62-1091/P
大16开
198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6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90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