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着力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加强跨区环境保护合作,是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摸清京津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可为国家公园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根据"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估技术规程(LY/T2649-2016)",基于京津冀地区自然保护区的综合科学考察报告,评估了京津冀地区典型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并以其为因变量,以自然保护区的综合地形地貌为自变量,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同时以自然保护区的平均面积为基准,利用ArcGIS的创建"渔网"功能,将京津冀地区划分为1638个网格单元,利用构建的多元回归模型评估了这些网格单元的保护价值。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平均得分为204分,比参评的全部35个自然保护区的平均分高40分;在省级自然保护区中也存在一些得分较高的自然保护区,如,唐海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河北南大港自然保护区,且超过了参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得分的平均值。京津冀地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总面积为36791.35km2,占京津冀地区总面积的16.94%,其中一级保护优先区面积4611.57km2,二级保护优先区面积16045.79km2,三级保护优先区面积16133.98km2。这些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和北京市的北部地区,区域内绝大部分以森林植被和灌丛植被为主。建议在未来的国家公园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布局中重点考虑这些地区。
推荐文章
京津冀地区生态空间识别研究
生态重要性
生态敏感性
生态修复
生态空间
京津冀
京津冀地区生态分区管控研究
京津冀
生态分区管控
生态保护红线区
生态功能保障区
生态防护修复区
京津冀地区自然植被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布局研究
京津冀
自然植被
自然保护区
海拔
保护空缺
京津冀地区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植物配置
园林设计
京津冀地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京津冀地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优先区识别研究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 保护优先区 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
年,卷(期) 2021,(8)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44-3152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200213023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京津冀地区
保护优先区
生物多样性
自然保护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