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快速城市化发展对脆弱喀斯特山地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系统监测评价城市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协调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是新时期喀斯特山地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的重要命题。以贵阳市花溪区为对象,以2013年和2018年LandsatETM/OLI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运用遥感和GIS技术,采用遥感生态指数(RemoteSensingEcologicalIndex,RSEI)模型,在系统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和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剖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1)2013-2018年花溪区土地利用/覆被格局发生明显变化,形成以林地、建设用地和耕地3种类型占优的格局态势,以耕地的大量减少(减少约15353.37hm2)且90%转为建设用地或林地、灌木地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局部林地退化(约2683.80hm2)的现象;(2)5年间,花溪区生态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RSEI从2013年的0.622下降到2018年的0.499,下降约20%,反映植被覆盖度和不透水建设用地的绿度指标和干度指标对花溪区生态环境质量的贡献最大;(3)土地利用/覆被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分布和变化在空间上基本吻合;林地面积或林地与灌木地面积的增减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林地或林地与灌木地面积增加10%,可使生态质量好转面积增加约15%-20%,或减少生态质量恶化面积约4%;而林地的退化面积增加10%,可导致生态质量恶化面积增加约14%。研究可为喀斯特山地城市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环境效应研究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
生态环境
全球变化
矿区生态重建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矿区
生态重建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喀斯特山地土地利用变化的垂直分布特征
土地利用变化
海拔分布
坡度分布
垂直梯度指数
喀斯特山地
北京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土地利用
生态效应
北京市
GI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黔中喀斯特山地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评价——以贵阳市花溪区为例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喀斯特山地城市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29-3440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190924200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
喀斯特山地城市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