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为明确新型耕作技术--立式深旋耕作对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土壤水分含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6和2017年设置立式深旋耕作40cm(VRT)、深松40cm(SS)、旋耕15cm(TT)和免耕(ZT)4种耕作方式,测定0-3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地上生物量、叶面积指数(LAI)和SPAD、产量等指标,计算阶段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结果表明,VRT在2017年播前0-40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分别较SS、TT、ZT增加了7.7、8.6、6.6mm,在0-100cm土层增加了18.2、22.8、20.2mm,均达到显著差异。VRT显著促进干旱年的花前耗水和平水年的花后耗水,提高玉米地上生物量、LAI和SPAD,其中地上生物量较SS、TT、ZT分别增加了14.7%-18.3%、12.7%-18.8%和22.8%-29.1%。基于较为优势的植株生长,VRT籽粒产量较SS、TT和ZT分别增加了12.0%-13.0%、13.7%-33.6%、24.0%-47.4%。因此,虽然VRT提高了玉米耗水,并与ZT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导致收获后土壤贮水量低于其他三种耕作方式,但2017年播前0-1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耕作处理;尽管0-3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较SS、TT和ZT下降了11.4、14.8、20.5mm,但它们之间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VRT能够同时促进玉米耗水和降水入渗,维持土壤水分平衡,是一种有效的抗旱增墒耕作方法,可在半干旱区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推荐文章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浅析
玉米
全膜
双垄沟播
栽培技术
产量产值
生产效益
栽培方式对玉米根系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玉米
栽培方式
根系
水分利用效率
籽粒产量
陇东地区
覆膜时期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全膜双垄沟播
覆膜时期
玉米
旱地梯田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
玉米
全膜双垄
沟播
栽培技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立式深旋耕作 玉米 阶段耗水 产量
年,卷(期) 2021,(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03-3612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200127017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
立式深旋耕作
玉米
阶段耗水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