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为了明确气候变化对玉米||花生体系中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本研究以玉米||花生2∶4模式为研究对象, 采用开顶式气室, 2018年设2个处理, 分别是TC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ambient CO2 concentration, 环境温度和环境CO2浓度)、+T+C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增温且增CO2浓度); 2019年设3个处理, 分别是TC、+TC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ambient CO2 concentration, 增温和环境CO2浓度)、+T+C; 分别在P0 (0 kg P2O5 hm–2)和P180 (180 kg P2O5 hm–2) 2个水平下, 研究增温增CO2浓度对间作玉米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1) 与环境温度和环境CO2浓度相比, 增温(+TC)处理的间作玉米出苗至吐丝、吐丝至成熟和出苗至成熟的天数分别缩短4、2和6 d; 增温后, 同时升高CO2浓度, 间作玉米出苗至吐丝的天数缩短3 d、而吐丝至成熟和出苗至成熟的天数却分别增加5 d和2 d; 与TC相比, +T+C处理, 间作玉米出苗至吐丝和出苗至成熟的天数分别缩短4~7 d和2~4 d, 吐丝至成熟的天数增加1~4 d。(2) 间作玉米单株叶面积、净光合速率和光合势在吐丝期前表现为+T+C>+TC>TC, 吐丝至乳熟期表现为+T+C>TC>+TC, 乳熟期后表现为TC>+T+C>+TC。与TC相比, +T+C处理的间作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分别提高4.14%~65.70%和1.70%~14.00%。(3) 与TC处理相比, +TC处理, 间作玉米收获期干物质量提高7.39%~21.30%, 产量提高19.18%~28.07%; +T+C处理, 间作玉米收获期干物质量提高10.0%~57.7%, 产量提高4.41%~52.00%; 施磷能提高增温增CO2浓度处理间作玉米产量。这表明增温和增CO2浓度通过提高间作玉米生育前期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 缩短其营养生长期, 延长籽粒灌浆时间, 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来促进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提高; 增温、增CO2浓度对间作玉米吐丝前具有互促效应, 而吐丝后表现为增CO2浓度能弥补增温对间作玉米生长的抑制效应。
推荐文章
增施CO2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光合作用
CO2饱和点
根冠比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谷子生长发育及玉米螟发生的影响
CO2浓度升高
谷子
光合作用
产量
玉米螟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亚洲玉米螟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亚洲玉米螟
大气二氧化碳
直接影响
生命表
CO2浓度对金针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金针菇
CO2浓度
菌丝
原基
子实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增温增CO2浓度对玉米||花生体系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间作玉米 生长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年,卷(期) 2021,(11) 所属期刊栏目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20-2231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21.0301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气候变化
间作玉米
生长
干物质积累
产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