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探讨了刑事裁判中"机器"的兴起.如今,人证常常让位于机器装置和解析软件,陪审团对道德归责性的复杂判断也让位于犯罪构成的机械化指标,而法官的复杂裁判则让位于量刑指南和精算工具.尽管机器化具有提高刑事司法客观性和准确性的光明前景,但由于当前机器化司法的开发和应用水平不均衡、不成体系,该前景仍未实现.目前,司法证明、责任认定和量刑方面的机器化现状存在着可预见但却未受到认真对待的自动化缺陷:"黑箱"程序中潜藏着主观性和错误;对归责问题设置的指标过于简化(而且往往非常不准确)造成决策失真;人类安全阀所保护的价值(例如,尊严、公平和仁慈)受到减损;在某些方面,机器本可以成为强大的消除偏见的工具,但由于公共政策层面的动因不足,其开发和应用水平却甚显不足.例如,政府一方面在提高通常会使匹配数据更具有罪倾向的DNA解析软件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却又信奉指印和工具痕迹分析人员所作的主观判断;而在上述软件面前,这些分析人员对身份同一性的主张可能会显得苍白无力.同样,在庭审中,当测谎结果通常仅由被告提供时,政府指责测谎仪是"不可靠"的设备;但在撤销缓刑听证会上,政府却又经常使用测谎仪,彰显其作为"真相机器"的传统地位.本文最后提出一种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即"人机交互审判",用以防范机器自动化的病理缺陷;同时,通过"衡平监控"和其他手段来对机器化中的明显缺失进行盘查.
推荐文章
媒体审判:错位的新闻监督
媒体审判
新闻监督
负面效应
论审判质量——以质量管理为视角
法院
审判质量
审判管理
司法公正
我国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与完善
刑事审判方式
对抗式
审问式
起诉书一本主义
家事审判中非讼法理的适用界限
家事审判
非讼法理
法官职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机器审判
来源期刊 证据科学 学科
关键词 机器 算法 法庭证据 DNA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证据法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128
页数 42页 分类号 D915.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机器
算法
法庭证据
DN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证据科学
双月刊
1674-1226
11-5643/D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82-878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16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1283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