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解决高含水老油田优势渗流通道判别不准确问题,从静态(储层成因)和动态(生产特征)出发,采用添加虚拟井点的方法改进传统连通性方法,将砂砾岩油藏注采系统精确表征为砂体井间传导率和连通体积.并通过生产动态数据运用历史拟合算法反演校正,建立了精细的砂砾岩油藏井间连通性模型.基于该方法将新疆某砂砾岩油藏井间连通性划分为4个大类和12种亚类.并对目标区块进行注采调整,增油降水效果显著.研究结果表明:连通性分类标准可以充分反映不同区域连通关系的共性与差别,提高优势渗流通道识别的准确性.
推荐文章
井间河道砂体的井震结合法精细解剖刻画*
井震结合
地震属性
相关性分析
河道砂体
大庆油田
注采井井间连通性的定量研究
动态数据
采收率
连通性
数值模拟
模型
油气藏井间连通性研究方法
油藏
气藏
连通性
研究方法
C51井区葡萄花储层薄砂体展布地震精细刻画
葡萄花储层
三角洲前缘
沉积微相
沿层切片
地质统计学反演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砂体井间连通动态特征的精细刻画及分类表征方法
来源期刊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连通性 虚拟井点 砂砾岩油藏 传导率 优势渗流通道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
页数 8页 分类号 TE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3)
共引文献  (84)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6(12)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连通性
虚拟井点
砂砾岩油藏
传导率
优势渗流通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月刊
1008-0562
21-1379/N
大16开
辽宁省阜新市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19
总下载数(次)
1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