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作物学报       
摘要:
水稻种子休眠性是关系到稻米品质和稻种质量的一个重要农艺性状。研究水稻种子休眠性遗传及分子机制对培育具有适度休眠性的优良水稻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籼稻品种9311为受体、普通野生稻为供体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为材料, 在后熟不同时间检测群体种子休眠性, 对控制种子休眠性的QTL进行定位分析, 共定位到14个QTL, 分布在第3、第4、第5、第6、第7、第10、第11、第12染色体上。筛选休眠性显著强于背景亲本9311的家系, 分析这些家系携带的QTL数目, 表明携带的位点越多, 休眠性越强。进一步利用家系Q14与9311的F2群体验证了第7染色体标记RM180和RM21323之间存在一个效应较大的QTL qSD-7-2, 该位点LOD值为18.49, 可解释的表型变异率为33.53%, 表明该位点是一个控制普通野生稻种子休眠性的主效QTL, 且能稳定遗传。本研究为野生稻种子休眠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奠定了基础, 且为培育强休眠性籼稻品种提供了育种材料。
推荐文章
玉米种子休眠性的QTL定位
玉米
种子休眠性
QTL定位
遗传图谱
SSR
杂草稻种子休眠数量性状位点的定位
杂草稻
种子休眠
抽穗期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
水稻种子休眠性基因座的定位和分析
水稻
种子休眠性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控制普通野生稻种子休眠性QTL的定位
来源期刊 作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野生稻 种子休眠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QTL
年,卷(期) 2021,(1)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遗传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23
页数 8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24/SP.J.1006.2018.00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野生稻
种子休眠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QTL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作物学报
月刊
0496-3490
11-1809/S
大16开
1950-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1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977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