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明确黄土高原不同林分类型枯落物的时空变化特征,理解其水土保持功能,为流域土壤侵蚀模拟和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撑。野外实测了北洛河流域内山杨、刺槐和沙棘3种人工林分以及乔木初期(白桦)、中期(辽东栎-油松混交林)、亚顶级(油松)和顶级(辽东栎)4个次生演替阶段林分枯落物盖度、厚度和蓄积量。用浸泡法对枯落物持水能力和过程进行了研究。流域各林分类型枯落物厚度介于4.55-1.38cm,蓄积量介于17.24-4.99t/hm2,24h持水深和有效拦蓄深分别介于2.73-0.96mm和2.45-0.81mm,表现为辽东栎-油松混交林>油松/辽东栎>山杨>刺槐>沙棘>白桦。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存在对数函数关系(R2≥0.85,P<0.01),2h以内迅速增加,8h基本饱和。半分解层厚度、蓄积量、持水量和吸水速率均大于未分解层。流域内次生演替林分水分吸持能力和拦蓄作用总体上优于人工林分。植被演替过程中,辽东栎-油松混交林枯落物盖度、蓄积量和持水能力表现最优,建议在黄土高原造林及林地抚育管理过程中重视混交林的建设和保护。
推荐文章
黄土高原森林枯落物储量、厚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环境因子
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枯落物厚度(LD)
枯落物储量(LM)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容重及水分空间变异特征
土壤容重及水分
空间变异
地形因子
回归分析
陇东黄土高原不同林龄苹果林地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文效应
枯落物
土壤持水性能
土壤渗透性
不同林龄
黄土高原中部森林的流域水文效应研究
黄土高原
森林比率
流域
水文过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土高原北洛河流域林地枯落物特征及水分吸持效应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林地枯落物 盖度和厚度 蓄积量 水分吸持效应 拦蓄作用 黄土高原
年,卷(期) 2021,(13) 所属期刊栏目 天然林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研究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153-5165
页数 1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5846/stxb20210416099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林地枯落物
盖度和厚度
蓄积量
水分吸持效应
拦蓄作用
黄土高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