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地球科学进展       
摘要:
2018年在南海发现的深水珊瑚林,为底栖生物乃至碳循环研究弥补了重大空缺。受技术限制,以前深海底栖生物的研究主要局限在沉积覆盖的软基底,以为石质海底是一片贫瘠世界。1990年代中期,应用深潜技术首先在大西洋发现了深海珊瑚礁,为海洋科学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深海珊瑚包括两类:一类是属于六方珊瑚的石珊瑚,以其文石质的外骨骼形成珊瑚礁;另一类是以柳珊瑚为主的珊瑚林,柳珊瑚属于八方珊瑚,可以形成高镁方解石的骨骼。这些碳酸盐骨骼都能够记录深海的环境变化,是古海洋学研究的绝佳材料。太平洋由于文石补偿面过浅,不利于深水珊瑚礁发育,深水珊瑚林应当普遍发育,可惜至今尚未得到重视,绝大部分海域属于研究空白。通过对深水珊瑚礁和珊瑚林的组成以及分布的介绍,讨论深水珊瑚林在海洋生态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在古海洋学再造中的意义。
推荐文章
深水珊瑚的食物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深水珊瑚
食物来源
共生微生物
碳同位素
氮同位素
南海北部冷泉区深水珊瑚的发现及其特征
冷水珊瑚
冷泉渗漏
碳氧同位素
海底底流
南海北部
三亚珊瑚礁珊瑚藻种类及其空间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珊瑚藻
种类组成
空间特征
环境因子
三亚珊瑚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深水珊瑚林
来源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学科
关键词 深海 珊瑚 南海 底栖生物 古海洋学
年,卷(期) 2021,(null) 所属期刊栏目 深水珊瑚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2-123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P7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67/j.issn.1001-8166.2019.12.122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深海
珊瑚
南海
底栖生物
古海洋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球科学进展
月刊
1001-8166
62-1091/P
大16开
1986-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69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09010
论文1v1指导